关注我,一起读书感悟人生百味。
最近在读熊召政的《张居正》,在第八回(张宅揆接旨进古寺 李太后冷峭斥奴才)里,竟然看到了对小时候玩了很久,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游戏的描述。那就是打柭柭(bā),玩这个游戏得要两根硬木,一根约10厘米长,用作柭柭,另一根约50厘米长,拿在手上用来把柭柭击飞,类似棒球棍。
古人打柭柭的场景
玩之前,得先在地上挖一个斜坑,把柭柭放在斜坑内,约三分之一斜露出地面。
玩法是第一棒用长硬木击之,把柭柭击起来,第二棒跟上去把飞转的柭柭凌空击远。我们小时候玩这个游戏,规则就是谁打得最远,谁就赢。
长硬木我们一般是用竹枝制作,越靠近竹子根部,竹枝越硬、越重,做出来的棍子越好,越容易把柭柭击远。
1/2/3/4/5均可用来做打柭柭的棍子
这游戏好玩是好玩,但是太容易打到头了,记忆中因为玩打柭柭,额头、鼻子、眼睛被打到过几次,鼻青脸肿的。
打柭柭在我们那里的方言叫做\"蹬鸡\"(谐音),不知道网友们小时候玩过这个游戏吗?你们那里这个游戏叫啥名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