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狗手游
时间狗手游 > 游戏技巧 >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

原创2024-09-27 07:59:12

中国电影又陨落一星。

5月7日,著名演员刘子枫逝世,享年83岁。

年轻读者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稍微熟悉点中国电影史的肯定知道:

《黑炮事件》男主赵书信的扮演者。

作为最被低估的演员之一。

在拍《黑炮》之前,刘子枫开发了一套“模糊表演”法。

我们之前对表演的理解浅了,把复杂的生活、复杂的人,表演得过于直白和浅显了。我就想模糊一点,不要太清晰,不要把什么话都说清楚。

他用这种演法得到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也用这种演法拍了更加先锋大胆的科幻片

《错位》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张

早在三十多年前,中国电影就已拍出豆瓣8.1的科幻片,至今无人超越。

黄建新“先锋三部曲”里最鲜明的一部。

承袭前作《黑炮事件》。

整体风格却大不相同。

《黑炮》偏向写实。

《错位》更抽象。

影片的构图、配乐,包括色调颇有欧洲现代主义的风格。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张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3张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4张

但讲的故事,却非常本土。

01

造个AI去开会

影片主人公赵书信是一名研究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却“不幸”升职为局长。

为什么说不幸?

他最讨厌与最常做的,就是开会

还是与工作毫无关系的会。

保险大会。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5张

社会工作大会。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6张

漫长的、无穷无尽的会议。

他筋疲力尽,常常从噩梦中惊醒。

直到有一天。

赵书信看着桌上模仿人类行为的小机器人,心生一计

做个和自己一样的智能人,让他去开会不就好了?

可能不止是开会,还能替代自己干点别的不想做的事,这样就能专注于学术研究了!

以形式主义对抗形式主义。

用“魔法”来打败“魔法”。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7张

做智能人对老赵来说倒也不难。

简单学习后,智能人就能上路了。

起初,赵书信对这个智能人非常满意。

它嘴皮利索,反应极快。

一两句话就把会上的气氛活跃起来。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8张

会后应酬也算得体。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9张

八面玲珑到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以至于让老同事怀疑他是不是发明了啥记忆增强药水,说话都不带磕巴的。

于是老赵也真的放心,到开会时拍拍手召唤出智能人。

自己美滋滋地专心做研究。

理想状态啊。

但会开着开着。

智能人也慢慢变了。

一开始,它对开会还挺抵触:

你不乐意干的事,凭啥给我干?

升级学习时也不认真:

让练老赵的笔迹,它觉得无聊就看起了电影。

让研究开会,研究研究着就跑出去逛街了。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0张

不过老赵对此一点也不担心。

想玩玩去呗。

没电了自然会回来。

况且,他手上还有控制智能人的关键遥控器。

“我只要按下这个按钮,你立刻就会毁掉。”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1张

你以为这是一个奴役与被奴役的故事?

不不不。

这个智能人可没那么简单。

随着会开得越来越多,它居然对开会越来越有兴趣

还在官僚的规则里混得如鱼得水!

学会了抽烟喝酒

虽然作为智能人,身体上并不能感受到烟酒的好处,但它能体会到“抽烟喝酒”这个动作本身带来的气派

享受于侃侃而谈

虽然它不明白人类开的这些会是什么意思,但能感觉到众人鼓掌带来的权力快感

是的,权力。

权力满足了智能人肉身无从感受的欲望。

更离谱的是,他开始跟赵书信谈论爱情。

原来,他会在赵书信没空时,替他去跟女朋友约会。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2张

这还得了?

为了开会制造的智能人,好像觉醒了。

02

人工智能要造反

在科幻片里,科技进步带来的两面性是永恒的话题。

早年那部著名的《2001太空漫游》,HAL9000的“叛变”成了不少人对AI恐惧的最早记忆。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3张

《错位》是1986年的电影,但其实早在6年前,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里就出现过对技术的反思。

不过它说的是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也有可能被用作杀人的武器,还没有人工智能这一说。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4张

而到了《错位》,一个最明显的突破就是智能人开始反客为主了。

比如它不听指挥

擅自把赵书信贴在大门上“有事休息”的纸条撕掉,代替他和女朋友喝酒。

比如高谈阔论人类的事

“你们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给自己制定了很多条文,但在内心深处,却希望别人遵守。比如,我在台上以你身份讲话,台下的人,不愿意听,也得鼓掌。”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5张

以及,它想要独立,想要自由

我要跟你一样有个性,有思想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6张

刻不容缓了兄弟们。

智能人这是要造反!

老赵也有点急了,毕竟这是他自己瞎琢磨造出来的机器人,事先也没有看过多少好莱坞科幻片,不知道给它设定一个三定律什么的。

所幸,此时中央下达了反对“文山会海”的通知。

日后开会如果少了,还要假老赵干啥?

于是,赵书信想到要把智能人送到生产一线,废物再利用。

但这也彻底激发了智能人的反抗意识:

必须为自己盘算了。

它去商店买了电线安在自己身上,想摆脱老赵的电量控制。

最可怕的是,它发现了自己作为智能人最大的优势

打架。

光是身体坚硬一项就够了,别人打架是人打人,和它打架,是肉身与铁棍的较量。

这能比?

智能人和路人打完架回来,顿时自信心爆棚。

在家补充了拳击资料后,大摇大摆冲进办公室准备和老赵摊牌。

连屋里还有第三人这件事都顾不得了。

对峙

较量

灯光变红喻示焦灼

啪。

老赵醒了。

原来一切只是个梦?

老赵满头大汗看向镜子。

只是

里面的那个人,到底是自己,还是智能人?

03

无形的官场逻辑

相信很多看完影片的观众都会觉得,《错位》是在讲述科幻片的大母题:反思科技。

顺便批判一下文山会海的官僚主义。

Sir一开始也是那么觉得。

但在研究了一些细节后,Sir觉得自己想浅了。

先说1986年。

在中国电影史上,这也是很特别的一年。

政治氛围的松动,带出了文艺作品的繁荣,那一两年,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问世,且,或多或少都有政治元素在里面。

《黑炮事件》,豆瓣8.6,用黑色幽默来反讽官场政治的运行逻辑。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7张

《T省的84·85年》,豆瓣8.7,借工厂改革追问法治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8张

《芙蓉镇》,豆瓣9.2,反思文革的作品中,必列前三。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19张

……

而《错位》呢,如此简单的故事,真的就是简单地讽刺一下官僚主义吗?

不不不。

它还提出了官场运行的一个潜在逻辑:

无形的控制

任何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了一个小配角:秘书。

她始终面无表情,居高临下,眼神中甚至还透露着些瞧不起。

每当赵书信不想去开会表露出退缩,秘书都会板着一张脸对他说“不去不好吧”。

-能不去吗

-不去不好吧

何以一个秘书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局长?

从电影的角度,我们当然可以提出质疑,但导演黄建新用意非常明显,他在提醒:

这个秘书,真的只是秘书吗?

控制他的,也只不过是一个秘书吗?

也许

她的冷面,其实是背后所有隐形权力的出口?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0张

理论上,老赵是局长,局里最大的官,似乎是会有一些自主权的,和工作无关的会,理应可以不参加。

但是行吗?

没有明文规定,没有制度的约束,但就是得参加。

开会,已经成为了他的梦魇。

以至于影片一开头,就给赵书信设置了一重梦境。

诡异重复的鼓点,高饱和度的配色,飘扬的文件和重重话筒,加上赵书信恐惧的神色。

表意非常明显

老赵实在要被“文山会海”搞出心理障碍。

不夸张。

当秘书告诉他要开会时,他原本畅谈自己领域时的自若完全没了,变成惊恐、无助。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

影片里出现的人类,没一个喜欢开会。

就连一位看起来是开会狂人的主任也曾明确说过自己开会开怕了。

可是没办法。

-中央开了,部里开了,省上开了,我们不开没法交代啊,这可是个态度问题啊。

-那么就开短会,干嘛要开三天呢?

-不开三天,会场没地方租啊,人家一天是不租的,至少三天。再说,会议吃饭怎么办?文件规定,一天不开火。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1张

态度问题、成本问题,多重因素加起来,这会似乎就变成了不得不开。

但是这些逻辑如果非要追究,也是漏洞重重。

没有哪个条文规定,部里开,省里开,局里不开就是态度问题;也没有哪条法律说明“会场少于三天不租”是合理的。

可这些就是日复一日被遵守下来,没人质疑,没人敢质疑

或者,不想质疑

不开火,你老兄在哪喝酒啊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2张

反而红头文件明文规定“关于减少文山会海”的通知,被当做一张废纸。

会还在开,繁缛文件还在写。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3张

当明文规定成了一纸空谈,当执行与否变成利益选择。

当一句“不好吧”变成“必须做”的同义词。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04

体制与人的错位

说了这么多,不知大家发现没。

不管是反思科技,还是讽刺官僚主义,都无法完美对应影片名《错位》。

“错位”,“错”在哪?

在Sir看,“错”的是赵书信本人

赵书信是啥人?

他在体制之中,却并不想遵守体制的规则。

生在现实,却活得很抽象。

老赵的家和办公室的装饰,都是曲折的几何图形,相当现代化却完全封闭。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4张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5张

老赵做起研究来,一如《黑炮事件》里的赵书信,电话、门铃都不想理。

只是,《黑炮事件》里的赵书信已经“受到了教训”

因为发了一封电报,说找到了棋子“黑炮”,便被怀疑是间谍。

于是,调离岗位。

于是,放弃了象棋。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6张

象棋是什么?

代指的就是知识分子所坚守的“传统”,精神信仰

所谓文人之风,君子之守。

按照时间线来看,《错位》里的赵书信显然已放弃了这些。

但还不够。

进入体制之后,你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放弃,而是融入,是全身心的拥抱。

于是他苦恼。

苦恼于自我越来越少,苦恼于非自我的部分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身体。

千人一面,千人一体。

于是赵书信做了一个梦中梦。

长途跋涉之后,老赵看到了老子,在戈壁荒漠中看一则时尚的电视广告。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顶时髦的东西,代表着金光闪闪的“现代化”。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7张

老子看完,关上电视,对赵书信念了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这句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说的是“福祸相依”的辩证法则。

但结尾句或许就有些陌生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意思是:

“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看似,赵书信是“制造”出了一个替代品,不如说他把一部分自我抽出来了

留下了一个适合这个世界规则的,躯壳。

一个细节。

一开始进老赵办公室,经过一层层门时,智能人是和秘书一起开启。

当他爱上开会,决定反抗。开门时,他完全占据了主导。

而老赵本体呢?

他抛弃了“象棋”更新了自我,开始穿上西装革履。

但他仍然把休闲装的自己贴在墙上。

迎合社会的躯壳、被封入镜框的灵魂。

或许这就是《错位》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但近40年后,这个当初被认为是“体制内”的问题,又变成了我们几乎每个人的问题。

当你在公司,你要符合公司文化形象,热情的、健康的、向上的。

当你在社交网络,你要符合正能量的网民形象,积极的、正能量的、拥有正确价值观的。

哪怕你什么都不做,也会有人不断地劝慰你、告诫你,作为一个合格的国人,应该怎样怎样,要配合什么什么。

个人精神世界、个人权益,被无限让渡。

那个叫自我的东西,又被放在哪里?裱藏在了哪个旧相框内?

都说科幻片是拍给未来的。

却没想到,未来会故意低着头,远远地绕开。

只留下了那个问题,独自等待。

hal为什么叛变 哈尔的原型是谁-第28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

返回:游戏技巧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