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人称荀令君,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才德兼备的完美君子。
论才,其人在曹操手下操持军国政务数十年,从未犯过任何错误,遂得\"王佐之才\"美赞;论德,其人出身颍川大族,学识过人道德高尚,被钟繇、陈群、曹植一众名人称为有\"君子之风\"。
在很多游戏中,荀彧被设定一位高智商的谋臣形象,比如策略游戏卧龙吟中,荀彧就是一位魏国专属的计策系武将,其技能\"灭世天雷\"和蜀国的紫将庞统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对敌方兵力残缺的单位造成大范围杀伤,威力惊人。
历史上的荀彧尽管出身大族,但是仕途波折,最初通过举孝廉来到大汉中枢当了守宫令,替皇帝掌管笔墨纸砚等物件。后来大军阀董卓入京把持了朝政,家里的族叔荀爽作为当时士人领袖,参与了刺杀董卓的计划,荀彧为避难,不得不逃回家乡颍川。
董卓被刺后,汉末乱世已然开始,军阀相争已不可避!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极容易被战乱波及,因此劝族人举族避难,然而族人留恋乡土,无一人跟随,荀彧只好独自一人投靠了冀州牧韩馥,赶到冀州后却发现袁绍已经凭借四世三公门第的影响力\"巧取\"了冀州。
本着多方投资的思想(袁绍手底下已有族弟荀谌效用),又考虑到袁绍此人难成大事,荀彧放弃了投靠袁绍,转而来到了曹操麾下。
这个时候的荀彧明显是带着一整个家族来投奔的,曹操后来问过荀彧有无人才推荐,荀彧当即就把自己的侄子荀攸推了出来,后来又陆续推荐了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杜袭,而这些都是颍川本地人。
渐渐地,曹操手底下就形成了一个让他也要畏惧三分的、庞大的颍川文官集团。而这个文官集团中的核心人物无疑就是荀彧无疑了!
当时的荀彧担任着尚书令,是维系着曹操和傀儡汉献帝之间的一架重要桥梁,平时曹操征战在外,需要借荀彧之手才能下达政令,曹操要面见汉献帝,也需要荀彧和皇帝沟通。
毫不夸张地说,假如当时的曹操想下达一些让荀彧觉得不合适的政令,荀彧也完全可以擅自否决掉。而正是荀彧的这种权力膨胀,让曹操渐渐地有了警惕之心。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紧接着曹操就开始转变战略,上书恢复丞相制度,而这丞相,自然是由自己来担任!有了丞相职位,曹操自己就能直面汉献帝,尚书令就相当于被废掉了一大半!
自此之后,曹操不断地给自己加爵进位,先是魏公,然后是魏王……篡汉之心已是昭然,荀彧虽然心系汉室,有心劝阻曹操不要行此逆天之事,但荀彧更担心自己身后的一众在魏为官的荀氏族人。荀彧的尚书令虽然已成虚职,但那些族人可并非如此!
倘若荀彧依旧要与曹操百折不挠地纠缠下去,恐怕不光是自己,就连自己的族人也要迎来灭顶之灾!
最终,在汉室和家族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荀彧选择了自杀,以保证自己的家族能继续在魏国长盛不衰,也算是和曹操做了一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政治交换吧。
《三国志·荀彧传》中对荀彧之死只提了一句\"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所谓\"以忧薨\",恐怕也只是陈寿的春秋笔法,为长者讳吧。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荀彧被称为完美君子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在策略游戏卧龙吟中,荀彧也被设定成了一位完美的谋臣形象!
荀彧是魏国的一位专注武将,其计策灭世天雷可以对兵力最少的敌人造成5次落雷伤害,兵力越少伤害越高!并且一旦产生击杀,自身还能够恢复大量士气!
荀彧的专武\"雷霆灭杀简\"还为其带来了两个专属技能远谋、惊魂,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策攻能力,还能够降低敌人的策防能力,一升一降之下,荀彧的输出能力就将变得非常可怕!
亲爱的各位读者,你们对荀彧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