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ZYW
编辑丨ZYW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用过的东西不是消失就是成为了古董?
那些逝去的青春,随着BP机、小霸王插卡游戏机、MP3等等诸如东流。
然而这些东西因为在当年环境的特殊性,没点钱还真不是千家万户都能用的。
甚至最后一个如果没点学问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快看看你见过吗?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中国老板机吧!……”
那时候,谁裤腰带上要是挂这个那玩意,看到了妥妥的大老板。
毕竟BB机风靡全中国的时候,光是定价一台都要一两千,这还不顶用。
没有号码,这东西只能中看不中用,除非拿到号码。
想当年BB机刚出来的时候,光是注册号码都非常困难,甚至像某些地区买车上号码牌。
要注册号码,必须通过单位开具使用寻呼机的证明或者慢慢排队。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提前顺利的拿到号码牌困难重重。
所以很多人选择砸钱的操作,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有的吉利号码甚至贵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就像一种象征地位的奢侈品。
为了能拿到即好记住又是吉利数字的号码,曾有人花65万购买一个号码,对BB机号码的竞价之热烈可见一斑。
再加上BB机使用起来规矩很多。每月必须交几十块钱的通信费,收到讯呼还要额外收费。
而且使用时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不可以乱按键,不可以随意传呼等等。
稍有不慎就会被停机。这对老百姓们来说,可是一大笔开支。
也因为这些条条框框拿钱堆出来的规矩,在当时,BB机主要用于商务人士之间的联系。
它们会用简单的密码交流信息,譬如“369”代表“吃饭去”。
有时也会用于年轻人的表白,比如电影里,男主角给女主角传呼“143”,代表“我爱你”。
盛极必衰是有来头的,随着时间推移,BB机也在市场上经历起起伏伏。
后来大哥大和小巧手机陆续出现,BB机逐渐被取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它首开移动通信的先河,也推动了中国通信业的进步。
可是那个年代,拥有BB机的人驾轻就熟,没有的人只能遥遥仰望。再后来大哥大的价格更是宛如天上的星星,一台高达上万。
那时候的生活一个月的工资或许也才几百吧……
但也正因为这些因素,让BB机和大哥大成为一个时代最时尚的风景线。
20世纪末,中国开始进入移动通信时代。
各种品牌的手机纷纷进入市场,但因品牌和型号不同,充电接口也参差不齐。
用户需要随身携带多种充电器才能保证手机电量充足,使用非常不便。
这时候的万能充就属于拯救所有手机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了!
只要有电子元件正负极,万能充就不能他充不了的东西。
甚至现在的蓝牙耳机仓,如果有正负极的话也可以尝试一番。
但正因为它什么都能充,就有许多人搞怪,将自己余额不足的银行卡放在万能充的口中,希望能将它“充爆”……
20世纪90年代,电子词典作为一种新型便携学习工具在中国兴起。
它的名字借用的正是我国神话故事里掌管学习的神仙,然而学习中国自古遵从“劳逸结合”。
因此,这个电子词典中就存在着经典小游戏——俄罗斯方块。
到现在我们来说说,谁当年没有打着好好学习的旗号,让父母花高价买下文曲星,最后却偷偷躲在被窝玩游戏?
要说玩游戏,一个俄罗斯方块怎么可能满足,当年谁梦想中不想拥有一台插卡式“学习机”?
小霸王伴随了从70后到90后很多人的童年时光。
最早的小霸王其实是山寨日本的任天堂红白机,只不过那个年代的知识产权概念模糊,没有受到处罚。
但是家长们却对这东西非常反感,认为是孩子学习的天敌。
小霸王又立马顺应中国国情造出了学习机,一下子风靡了全国。
而我们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以学习的名义跟家长要游戏机了。
也正是这个小霸王的存在,将我们的童年添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着大铁块电视机,玩着清晰度不高的热血格斗物语、魂斗罗、马里奥……
一听到爹娘的脚步声立马换卡的日子,可是我们闪着光的青春,不是吗?
相比于上面的老物件,这个算是爷爷辈的,我甚至敢说有许多人都没有见过!
这个东西就是打字机,他没有向上面的物件风靡全球后消失不见,直到如今其实也能常见。
六七十年代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绝对都对这些东西熟知。
因为这种打字机从上千上万的中文“舒式打字机”进化成仅有26个英文字母的存在。
而这台打字机所见即所得,“插纸、打字、抽纸”一气呵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空牌英文打字机成为了中国打字机发展历程中的一枚明珠。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信息化浪潮。
1982年,上海打字机二厂(现上海英雄打字机厂)推出英雄牌110型手提英文打字机。
与此同时,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也推出了长空牌手提拼文打字机。这两款产品开创了中国手提式打字机的先河。
长空牌打字机采用了创新的手提设计,打破了传统打字机笨重的局限,大大提高了便携性。
再后来就演变成了我们的键盘,存在手机中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当年这些东西的出现,哪一个不是带给我们生活新的体验,又是一次次刷新“黑科技”在我们心中的概念。
中国科技在进步,我们的青春成为历史也是必然。
说不定等若干年后现在的我们使用东西又会被更换成为历史,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