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日本在卢沟桥发动事变,企图在我国华北地区制造第二个伪满洲国。在全民抗日的浪潮之下,“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一心报国的川军804团被派往了前线,团长向文斌带领着川军将士们在桥亭宅、顿悟寺等阵地上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虽然明面上蒋介石发布抗日宣言,但实际上不过是为了顺应民心,对于川军这支队伍他连军费都没给拨,让他们自行筹款解决。
川军将士们就这样穿着破草鞋、背着汉阳造,用血肉之躯一寸寸将阵地夺了回来。这场战斗后团长向文斌3小时内被连升为少将,而804团仅剩下百余人。
向文斌
装备简陋的川军804团是怎样将阵地攻了下来的,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淞沪抗战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团长向文斌后来怎么样了?
强硬手段 整治部队风气其实在淞沪抗战发生前向文斌就有所察觉,当时的他率领着川军804团在贵州进行驻防,平日没事的时候他便会仔细研读国内的一线报刊。
正是因为对国内外时事的敏锐洞察,让向文斌发现了日本士兵的不对劲,尽管当时明面上日本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向文斌心里清楚,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再看向自己所率领的军队,一个个都被国民党内部的作风所腐蚀,军心涣散、毫无军人的精气神可言。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犹如朽木一般,向文斌长叹一口气,亲笔写下了一封辞呈交给了国民党第20军的军长杨森。
杨森
作为川军头子的杨森怎么会轻易放走向文斌,当即便将他的辞职信打了回去,还放出狠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自己带的兵出了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向文斌看着被打回来的辞呈思来想去,既然日本士兵很快就会有动作,那么与其自己选择逃避还不如主动整军迎击!
于是向文斌便一改往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管理方式,当即便召开了804团整顿大会,在会上他一脸严肃的宣读着新的要求和规定,每一条都是为了约束和整顿部队风气。
并且在会议快结束时,向文斌在台上说道:“现在团里的风气十分恶劣,但官兵问题肯定是从上往下的,下属如果表现不好那我就定他长官的罪!如果有人觉得不满意?那好!拿上路费就滚回老家,不要再玷污川军这两个字!”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镇住了804团的全体将士,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过往无组织、无纪律的情况正不断减少并逐渐消失。
但杨森在听闻了向文斌的做法和说法后却有些不满,他有些不高兴地说道:“这样管理不成了共党军队了嘛!”而向文斌确实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理会他的说法。
在向文斌的钢铁手段之下,804团很快便被操练为了一支精锐部队,每个将士身上都能看到一股昂扬的锐气。
而他所预感的暴风雨也逐渐来临,1837年10月,随着淞沪抗战的爆发,第20军奉命前往上海淞沪战场。向文斌所率领的804团作为先头部队,在南翔火车站下车后便迅速转移集结,其效率让蒋介石和杨森都感到意外。
反观另一边的国民党军队,竟然在集结短训后还做出了打群架、逛窑子、抢劫赌博以及奸淫当地妇女的恶劣行径。
这与804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向文斌所率领的川军部队上下一心,整个队伍训练有素且军纪严明,从没有发生过这类无组织无纪律的恶性事件。
在几天的后方短训结束后,804团便在向文斌的率领下赶赴前线。当时的命令虽然说是让他们换防桥亭宅顿悟寺,这是日军想要进攻上海的必经之路,但实际上这片阵地几乎已经成为了日本士兵的据点。
在对地势进行勘探后,向文斌当即便明白了桥亭宅顿悟寺的重要性。这片阵地战线有将近800米长,而且还是一段丘陵有着天然的高地优势,一旦占据便能对周边的大平原进行有效阻击,可谓是两军必争之地。
阴险狡诈的日本士兵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重机枪、火炮、前赴后继的小士兵,他们将大量的兵力堆叠至此,让先前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被灭了9成,用血肉榨汁机来形容这片阵地都毫不为过。
经过数个日夜的据守反击,友邻部队的一个团几乎全灭,这也是让向文斌率804团来此换防的最直接理由。
在望远镜里,向文斌看到这片阵地早已被炸得光秃秃,除了修建的工事之外便是战士们和日本士兵的尸体堆积在此,没有一棵树、一根草,有的只是沾满鲜血的暗红色大地。
赶到桥亭宅顿悟寺阵地时,这里的山头已经被日军夺取。早饭过后天空中乌云密布,没多久便是一片瓢泼大雨倾泻在阵地之上,仿佛要让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死得干净体面一些。
随着暴雨越下越大,地面上的土地也开始变得泥泞,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不利于发起冲锋的,于是向文斌便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天黑之后再发起突袭。
尽管雨线之中自己的视力、听觉都收到影响,但向文斌还是坚持带着几位营连长冒着大雨在周边进行地形侦查,以方便做出最合适的作战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川军将士们的损伤。
随着作战计划在全团进行发布,所有将士们抓紧时间靠着战壕进行修整,尽管身上背着老式汉阳造、身上穿着草鞋短裤,但所有人的眼神都是凝重且认真的,在眼底深处能看到他们对于日本士兵的无尽恨意。
天很快便黑了下去冲锋的信号也即将发出,随着友邻部队的一阵枪炮声响起,向文斌心里很清楚:保家卫国的时刻到了,为川军正名的时刻到了!
推开指挥所的大门向文斌振臂高呼:“所有川军的弟兄们,跟我一起上阵杀敌!”一声令下,804团的川军将士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借助着夜幕的遮掩以及友邻部队的火力吸引,战士们很快便冲到桥亭宅顿悟寺阵地前方。
日本士兵先是被这支突袭部队吓了一跳,但随即发现他们身上简陋的装备后便哈哈大笑起来,完全没将804团的将士们放在眼里,还笑话他们是“穷光蛋部队”。
而日军当然会为他们的狂妄和自大付出代价,在向文斌的带领下804团的川军将士们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个犹如天神下凡一般怒吼着冲向日本士兵。
反应过来的日本士兵很快便将机枪调转枪口,扫向了冲锋中的战士们,但这一切早就在向文斌的意料中,他指挥着川军将士冲进了战壕与弹坑之中进行躲避。
背上的汉阳造射击速度太慢,进入战壕之中的川军将士们便亮起了刺刀,左右开弓与日本士兵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战。
川军这样凶猛且不要命的打法给日本士兵打懵了,他们没想到接防而来的部队竟然如此血性,气势之勇猛犹如一头下山猛虎,将日军的阵地瞬间便撕开一个大口子。
眼看着损失越来越重,日本士兵也不再恋战指挥着部队边打边跑撤出了桥亭宅顿悟寺阵地。
眼看将阵地成功夺了回来,不少804团的将士们开始高呼胜利,但向文斌心里却十分清楚,如此重要的一片阵地日本士兵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于是便下令全团就地修整,并且将防御工事进行强化。
而日本士兵接下来的动作也正如向文斌所料,眼看地面部队节节败退失去优势,日军便出动了空军部队对桥亭宅顿悟寺阵地发动了轰炸。
这一炸便是将近半个小时,尽管804团的将士们在向文斌的指挥下躲进了战壕中进行躲避,但是因为日军飞机的火力太过凶猛很多战士都不幸被炸伤。
让日本士兵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轰炸不仅没有扰乱川军战士们的军心,反而因为战友们的牺牲和伤亡让他们带着满腔怒火,只等日军进攻时用枪林弹雨进行倾泻。
随着轰炸的炮火声逐渐消失,向文斌看着阵地前方说道:“士兵要发动进攻了,所有人死守阵地,阵在人在、阵丢人亡!”
再次进攻的日本士兵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他们带着重机枪与坦克发动攻击,几轮轰炸下来一营二连的连长便不幸被炸断腿。
这位川军汉子没有哭喊,他紧紧抓着向文斌的衣服咬牙切齿的说道:
“向团长,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抬到后方就算治好了也只能当个瘸子,算我求你了让我死在阵地上,让我死之前再拉几个小士兵做垫背吧!”
说着二连长举起了手中的手榴弹表示道:自己和阵地共存亡,这样的精神也大大鼓舞了804团将士们,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用手中简陋的装备与士兵展开激烈厮杀。
这场战斗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因为日军不仅是在装备上要优于804团的川军将士,在人数上面更是堆叠了将近3个团的兵力,试图将桥亭宅顿悟寺阵地一口吞下。
但士气高昂的川军将士却粉碎了他们的美梦,尽管在敌军强大的火力之下,战士们几乎是成建制的牺牲,一个排打到仅剩最后一个战士时,他一声怒吼拉响了手榴弹冲进日军之中,用自己的生命换掉了四五个日本士兵。
这样的英勇事迹自然也激励了804团的将士们,在向文斌的带领下剩余的川军战士们和士兵开展了几十轮的反击与肉搏战。战士们不畏牺牲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向日军发起进攻,不仅硬生生地抗下了这次进攻,还将阵地守了下来。
这场恶战持续了两天两夜,先前修建的防御工事也被尽数摧毁,不过将士们却不需要再进行修整,因为牺牲的川军战士的尸体成为了最后的掩体。
等到击退最后一波士兵后,向文斌抬手看了眼腕表,时间是凌晨3点,死守了几天终于将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尽数扑灭。
“通信员!通信员呢?!”向文斌四处寻找着通信兵,想要将成功收复桥亭宅顿悟寺阵地的消息传给总部。
最后在一处弹坑中向文斌找到了年轻的通讯兵战士,他佝偻着身子趴在地上,将电话机紧紧捂在怀里,哪怕到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也不曾撒手。
深呼一口气向文斌用手将通讯兵的双眼合住,他颤抖着手拨通总部电话说道:“804团不辱使命,阵地已成功收复!”
当蒋介石得知桥亭宅顿悟寺阵地被成功收复后,震惊的当场说不出来话,好一会儿后才起身亲自拟文,要将804团团长向文斌晋升为中校。
而另一边汇报完毕后的向文斌则清点着804团剩余的兵力,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向文斌忍不住满面泪流,有太多手足兄弟牺牲在了这场战斗中,变成了一具具口不能言、手不能动的冰冷尸体。
人数清点过后向文斌感到一阵恍惚,804全团官兵中营长仅剩1人、连长全部遇难、排长仅剩4人,来时整个团的1千余人的建制此时还站着的川军战士不过120来号人。
后来在得知到804团的整体战况后,蒋介石方面又再次为向文斌进行职务调整,将他从中校晋升为少将,并且赏了6千元大洋。
晋升后向文斌没有骄傲仍然奋战在抗日战争一线,就连收到“父病危速归”的电报时也没有动摇,带着部队进行整训直到结束后才回信家中,写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值此民族危难之际,请父母原谅儿子的不孝!
后来向文兵又带着川军将士们赢得了汀泗桥袭击战,策应了南昌会战;并且在岳阳关王桥阵地三次击退了日本士兵的进攻,可谓是一生英明。
也正是因为向文斌与川军战士们的死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解决中国难题”的狂妄计划,他们用血肉之躯一点点改变了抗日战争的走向,是我辈需要牢牢铭记的人民英雄!
对于川军这队一腔热血的汉子,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