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进入桓啵啵的花花小宇宙,体会和宝宝共同成长的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最爱陈小春版韦小宝,推荐该剧主题曲《叱咤红人》)
一
普通人有一个寒门贵子的梦,但是只是一个梦
金庸小说,我最爱《鹿鼎记》,要问原因,大概是韦小宝好的出奇的运气和现实生活中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人生大逆袭照亮了我平平无奇的人生,也暗合了我总是想走着走着路就来个前空翻、于是博得路人艳羡目光的奇思妙想吧。
没错,我是像个做着白日梦的神经病,可是亲爱的,扪心自问一下,难道你不是吗?
每周在小小的彩票店投注二十块的你,有没有想过突然中了五百万,于是香车美女成了你的人生标配?
正在复习公务员考试的你,有没有在宿舍抠着脚和同学说起当了高官一定能痛革社会弊端,改善民生国计?
投资500块,和朋友众筹搞了个小吃摊的你,有没有喝着啤酒撸着串,畅谈在全国开起加盟店的快意人生?
也许你会说,寒门出贵子,这是老子的理想,怎么了,理想总是要有的吧,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没错,有理想总是好的,但是你也明白,要实现,总是要等那个“万一”。
可是那个“万一”它会来吗?
会,但是概率真的非常小。
为什么?看看韦小宝获得成功的心路历程,大概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韦小宝的出身是比寒门还要低的——娼门,他的妈妈韦春花,是扬州丽春院里的妓女,而且是不当红的妓女;他的爸爸是谁连他的妈妈也不知道。于是他只好生在妓院,长在妓院,吃的是客人们的剩菜剩饭,看的是妓院里的迎来送往,学的是终日里的口不对心,他虽市侩却爱听说书,就在江湖上的义气里加上了掂斤拨两的算计;他没本钱又爱赌博,就有凡事赌一赌,大不了输个一干二净的豪气。
所以,韦小宝敢救茅十八,敢帮着小皇帝除鳌拜,敢骗海公公、假太后、九难师太、神龙教主还有陈近南,他横是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在心胸里,做了大清朝的伯爵、天地会的青木堂主还有神龙教的白龙使,在这些角色之间,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结交了兄弟朋友,得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还娶了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乖乖隆咚锵,这哪是寒门出贵子,这简直是娼门出了人生大赢家!
所以你一定要说,韦小宝出生这么低,不过是靠着一点好运气就能把人生混的如此异彩纷呈,老子要寒门出贵子可不就是指日可待,信手拈来吗?
然鹅,事实的残酷恐怕要让知道真相的你眼泪瞬间留下来——在普通人的生命中,或许根本就没有那样的好运气。
别不信,只说一样,你就一定败给韦小宝——
韦小宝离开扬州城到了北京,糊里糊涂就进了皇宫的大门,碰到了当世一等一的武功高手海公公,在皇宫里走一圈,他就能把小皇帝变成自己的莫逆之交,就连第一次立功,也是杀了鳌拜这个各路英雄都想杀却杀不成的满洲第一巴图鲁。
我初中班主任说过,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的一半。
于是韦小宝的人生一路开了挂,他对武功没兴趣,却有九难师太、陈近南、神龙教教主洪安通这样的顶尖高手做他的师父;他对当官没概念,却在朝廷、帮派、社团里都做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他根本不懂理财,却油水丰厚富可敌国;他生在婊子窝,于爱情是个只知占有不知疼惜的“天阉”,却能获得七个花容月貌各有所长的美女死心塌地;最气人的是,他一字不识,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却偏偏得到了各路势力都挖空心思要得到的四十二章经。
所以你看,一个人的高起点究竟是有多重要!
韦小宝虽然出生娼门,但是他的人生其实是在进入皇宫以后才真正开始了大逆转。当然他混大场面时用的也不过是在妓院里学到的鸡鸣狗盗的小把戏,但是至少,他有机会混大场面,试想一下,如果韦小宝不是进了皇宫和小皇帝交了朋友,他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扬州城里的阿猫阿狗,在赌栏里耍些往骰子里灌铅的小伎俩,在妓院里得一个龟公的差使,按着妓女韦春花儿子的人生路线混混闹闹,至死方休。
反差好大,不忍直视是不是?
可是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啊。
我们必须认清的一个现实是,作为普通人,可不就是沿着一条道,波澜不起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吗?没有更炫目,也没有更辉煌,更没有发散出“寒门贵子”的光芒。
二
家庭氛围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
或许你又要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田野。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可是你知不知道,教你说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田野”的那个高晓松,他本身就是不用考虑你所谓的“眼前苟且”的那类家庭出生的人啊。
他的爷爷是中科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外公是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深圳大学的创办者;外婆是著名流体力学家,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的筹建人之一,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爸爸是清华大学教授;妈妈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老公)的学生;外舅公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舅舅是清华教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这样的家庭,不去探讨它的经济实力,只说当普通家庭的孩子和他同时遇到一个初中物理难题时,他就能找这个国家最顶尖的物理学界专家学者帮助解答,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只能寄希望于大学本科毕业的物理老师甚至是大学本科在读的大学生家教了。
档次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好吗。
并不是说物理老师或物理家教对知识点的解读不如专家学者,而是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界精英和教书先生的思维、视角、眼界、高度毕竟是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在清华园里长大的高晓松和在某个家属院里长大的你我之间,眼界自是不同,他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注定了他所追求远方田野的步伐将比你我轻巧灵动的多。
这就好比当年戴安娜受了委屈,跟儿子威廉王子抱怨,王子没有跟着母亲哀怨,也没有安慰母亲,只是说,等我当了国王,自会还你公道。这个故事的真假无从考究,但是至少说明一点,王子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他思维的起点,是国王的高度。而这种高度正是他从小所生活的家庭氛围给他的标准定位。
所以,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想让孩子成贵子,父母就得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
好的言传身教是塑造孩子的最好方法
最近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因为说了一句“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而被人们称为耿直boy,他的话戳中了无数国人的心,虽然我们不愿承认,但是事实的真相恰如他所说,“又好又厉害”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又好又厉害”的小孩,因为这些小孩从小经济条件优渥,父母教育能力出色,为他们打造的格局层面“高精尖”,所以他们更容易看到世界的丰满美好,于是更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
“又好又厉害”的家庭塑造出“又好又厉害”的孩子,“又好又厉害”的孩子再组织建立“又好又厉害”的家庭,生出“更好更厉害”的孩子,从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世世代代“又好又厉害”——这分明就是“阶层固化”的生成准则,听起来超恐怖对不对?
可是你不愿看到的,恰恰正是事实的真相!
据说美国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家族,分别是爱德华家族和朱克家族。老爱德华德行高尚、勤奋好学,所以他的后代里也是人才辈出,有的当校长、有的做教授、甚至有负有盛名的有天文学家、副总统;而老朱克本身是个毫无志趣的无赖酒鬼,所以他的后代不是乞丐就是流浪汉,还有不少犯罪分子。
难道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遗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固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恐怕使人走向某一条生命之路的更重要的冥冥之力是他的家庭教育。
就说《鹿鼎记》的作者金庸,他原名查良镛,出生于海宁有名的查氏家族,这个家族盛产文人雅士,是有名的”文宦之家”,不说他的祖宗中有画家、书法家、史学家、诗人,也有御史、编修、侍郎、尚书,就说他的堂哥是近代著名诗人穆旦(查良铮),而他的表哥也是近代赫赫有名的诗人,徐志摩。
而徐志摩则出生于海宁的另一个望族——徐氏家族。
说到海宁,又不得不说王国维,而王国维的家庭,也是海宁的书香世家。
可见海宁不仅盛产皮草,还盛产才子,更确切的说,盛产书香门第。
这种家族式的成功正在说明,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之下,在文化底蕴厚重的家庭环境之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后,才有了一代代才子水到渠成的成长、成才,他们的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来自于润物无声的代代浸润,和在骨子里一点点积淀而起的家教因子。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而这些精英家庭在孩子身上播撒的,恰是古朴、典雅和文化。
或许有人要反驳,有人从小在麻将桌边长大,不也考上了名校,扬名立万了吗?
没错,世事无绝对,任何人的成功都有可能,但是我真的觉得在麻将桌边考上名校的概率要比在父母的书桌旁长成精英的几率小得多得多。
不得不承认,阶级固化的根源不是社会的不公和资源的结板,而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不追求向上的父母永远也不能为孩子带来向上的动力和资源,孩子也势必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中碌碌一生。
可以这么说,追求向上的父母,是孩子打破阶级固化这个魔咒的最强武器。用不断向上的言传身教,才能给予孩子追求上进的心态和能力。
为人父母,让孩子成为“贵子”其实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他们能够平安幸福的过完一生,可是不得不承认,那些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和乐观向上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总是会拥有更丰富精彩的人生,他们能看到更大更美的世界,也懂得把美好传导给自己的后代。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哪怕是不为他有朝一日成为“贵子”,只为他能拥有更精彩的人生,我们就有责任用更好的家庭氛围陶冶他,用更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他,用更健康规范的行为带动他。
这时,你一定会说,可是慢着,为什么我一定要这么辛苦,那韦小宝不知生父是谁,亲妈又是个不求上进的妓女,还不是把固化的阶级秒成渣渣,一飞冲天千古留名了吗?
因为,韦小宝毕竟只是个金庸想让你看了就开心的,小说中的人物而已啊!
本平台致力于记录宝贝生活点滴,见证妈妈与宝贝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愿您在阅读之后推广给更多有需要的爸爸妈妈;也愿更多的爸爸妈妈一起参与,一起讨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