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的大门被360用互联网思维打开,于是整个安全世界继续演化。本来互联网巨头是天生看不上安全的,因为安全是份苦差事,投入大见效慢,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和十年如一日的积累,这比不上流量变现来得那么快、那么直接。
但安全又是用户黏性极强的事,对病毒的过分恐惧导致了用户对安全软件的过分依赖,产品一旦使用,就很难放弃。于是当互联网安全的魔盒被360打开时,以腾讯去、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染指安全行业。
腾讯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安全中心,但是经过五年的发展,也只产出了“恶意URL人工举报”这样一个边缘安全功能,没有反病毒产品和自主引擎。之后的安全管家也只是通过内置德国“小红伞引擎”来解决病毒的识别问题,虽然老早就收购了知名反病毒专家刘杰的公司“日月光华”,但是直到2012年腾讯安全研究院才打算写自己的引擎。把时间拨回2010年9月,腾讯跟360之间爆发了互联网史上经典的“3Q大战”,腾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让用户二选一,如果用户选择安全360软件就自动停止运行QQ软件。这场大战持续了很久,后经工信部出面调停才落下帷幕。大战之后,360赴美上市,而腾讯开始痛定思痛,迅速扩充安全实力,并于2011年成立国内首个反病毒实验室,研发自主杀毒引擎TAV。
百度拥有世界上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但是没有客户端这一尴尬的事实,让百度感觉搜索页面与用户之间始终有隔膜。于是2008年2月与金山合作推出百度安全中心,2010年9月推出了百度电脑管家,2013年9月正式推出了百度卫士1.0版本,正式成为安全市场的新玩家。然而经营了五年之后,2018年11月百度卫士下线。至此百度结束了ToC安全市场的十年探梦。
电商网站的基因使阿里对安全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在互联网安全的三国杀阶段,它并没有在ToC安全市场纠缠,而是在2009年推出了阿里云,进军云计算市场,并于2014年推出了允安全产品矩阵“阿里云盾”。
#杀毒软件# #网络安全# #企业安全# #阿里云# #3Q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