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亥俄州的马库斯·施皮格尔自愿报名参加内战。这个来自德国犹太人家庭的移民,于1849年来到美国,次年娶了当地农场主的女儿。
内战发生之时,美国的犹太人只有不到15人,而他却义无反顾地决定捍卫那面“随时准备保护所有受压迫的人的旗帜”。
起初,他是一个坚定反对林肯解放黑奴的民主党人,而在战争越来越深入之后,他对奴隶制也表现出批判的态度,他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将永远不再讲支持奴隶制的话,也绝不再投票支持奴隶制。”而在这封信写后3个月,已经当上俄亥俄州第120步兵兵团上校的施皮格尔牺牲在战斗中,成为从内战后死亡的62万美国人中的一员。
一、内战前的南北双方
在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形态、生活方式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即北方以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雇佣条件下的工资劳动制,以及需要大量人力的棉花种植园为主的南方奴隶制。
内战爆发前,全世界3/4的棉花供应都来自美国,使之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棉花帝国”。而由于国会禁止从非洲进口奴隶,一个巨大的奴隶市场在美国国内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奴隶交易中心。
1860年,正是在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这一年,美国农场主对于奴隶的投资正式超过了公路、银行和铁路的总和。
北部并非不参与南方的奴隶市场,北方的商人的船只把棉花运到纽约和欧洲。他们的银行为南方种植园主提供贷款、保险业为奴隶财产提供服务、制造工厂将棉花纺织成布匹,分享奴隶制经济产生的利润。
由于双方职能不同,南北双方经济道路逐渐南辕北辙,南部农场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限制了工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南部的城市发展相对于北部来说滞后许多,并且大多分散在某一区域的边缘地带,为收集和转运棉花服务,其银行也是为了购买土地和奴隶提供贷款而存在,甚至铁路也都是为了运输棉花而建设的的短线铁路。
内战前一年,南部生产的工业品不到全国的10%,但对奴隶主来说,奴隶制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许多农场主都过着一种远离市场、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自己圈养牲畜、种植粮食,仅在市场上购买为数不多的几种商品,因此南部地区并不能给制造业提供消费市场,更不可能自行发展出工业。
但在奴隶主内部,拥有5个以下奴隶的家庭居大多数,大种植园主不仅拥有大批奴隶,而且控制着最肥沃的土地,而且还在担任州和地方公职方面占据优势。所以小奴隶主为了加入大种植园主行列中,将大量的钱投入土地和奴隶中,而奴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度达到16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4万美元)。
3/4的普通南部白人并没有任何奴隶,由于种植园主占有最肥沃的土地,他们基本在种植园区之外的山峦上依靠劳力耕作。而且南部没有公立教育,大多普通南部白人都是文盲。
二、内战的爆发
由于美国领土不断越过密西西比河向西扩张,对印第安人的驱逐和与墨西哥的战争使美国获得了大片领土,一些新的州也随之加入联邦,包括德克萨斯、俄勒冈、新墨西哥、内华达、亚利桑那、犹他,这就打破了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的微妙平衡,而以反对南方民主党的人和辉格党共同加入了一个新的政党——共和党,形成了南北双方对峙的新的政党格局。
随着废奴运动的风起云涌,呼吁废除奴隶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逃奴也越来越多,奴隶价格的攀升让大多数种植园主濒临破产。
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扩张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这彻底使南方失去了主动权,南北双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边缘。
在林肯当选后几个月,南部7个州陆续宣布退出联邦,重新组成了美利坚联邦国,制定了新宪法,重新选举了总统。
1861年4月,南部在南卡罗莱纳州打响了第一枪,美国内战爆发。
战争之初,北方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遏制奴隶制的蔓延,林肯虽然将联邦与民主事业等同起来,但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保证南北交界的几个蓄奴州支持北方。他担心如果采取反对奴隶制的行动可能会把这几个处在南北边缘的州推向南部同盟。因此,北方在战争中并不占优势,尤其是东部战场,几乎一无所获。
三、一场现代战争
无论战争初期的北方对于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是否无意干涉,然而,无论战争政策如何,黑人们早已将内战的打响看作是奴隶制终结的号角,成千上万的奴隶主动逃到北方军队的集结地,大批奴隶带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拖家带口逃到北方,为北方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和详细的地形介绍。
由于北方军队在军事上迟迟未获得成功,以及公共舆论也转向了有利于奴隶的方向,使得林肯决心下令解放奴隶。
1863年1月1日,林肯签署《解放奴隶宣言》,虽然这份宣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无数黑人奴隶依然为此感到欢欣鼓舞。这也使北方的联邦军队成为解放奴隶的执行者,将保卫联邦与废除奴隶制的目标合二为一,宣判了奴隶制的死刑。
而在这场战争之前,从未有过为工业革命所生产的致命杀伤武器大规模使用在战场上,更为现代的来复枪取代了过去近距离使用的火枪,来复枪由于在枪膛中设置了沟槽而在600码(548.64米)甚至更远射程外都有致命的杀伤力。
这场战争也是第一次使用铁路运送军队和供给物资的现代化战争,将电报应用于军事通讯,还发明了原始的手榴弹和潜艇等。而内战的另一个现代特征是战争双方都动员了巨大的公众舆论的宣传作用,战地记者随军同行,报纸的报道速度令人瞠目,摄影技术也开始进入战场,往往拍摄一些令人震惊的阵亡者照片,以画面和报道为主导的摄影业也由此进入了数百万美国人的家庭中。
随着解放宣言使得不计其数的黑人士兵进入北方军队,《宅地法》的颁布使得无数士兵奋勇作战,只为了战后获得西部150英亩的土地。
最终,南部战败,资本主义的北方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结语
“旧的东西正在消逝”,一位加利福尼亚的黑人写道,“革命已经开始,但只有时间才能确定它将在什么时候结束”。
这场内战,是美国第一次现代战争,也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部在战时和战后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经济衰退,而北方所经历的则是经济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在战时通货膨胀和政府合同的培养下,工业利润繁荣增长,工厂日夜开工,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联邦政府的金融政策也得到了完善,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势力得以大大提高。而南部在经济以及对黑人地位的认识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此后的数十年,美国将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旷日已久的斗争。
参考文献:
《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埃里克·方纳
《论美国内战》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