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一种利用化学药物杀死体内癌细胞的抗肿瘤方法。化疗的作用:治愈肿瘤,控制肿瘤,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
2、化疗周期怎么算?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半衰期以及肿瘤倍增时间来制订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1天算起,到第21天或第28天,即3~4周称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疗药,通常是第1~2周用药,第3~4周休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恢复或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使得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理。在这期间,应建议患者摄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营养品。但有的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时间较迟,恢复较慢,因此,个别方案需要6周算一个周期。
3、为什么一个化疗周期是21天?首先,21日是如何计算的?它是从注射或者口服化疗药物的第1日算起至21日。举个例子,2021年9月1日进行了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方案化疗,那么下次化疗的时间就是2021年9月22日。同样的口服化疗药物也是,2021年9月1日进行了口服替吉奥化疗,那么下次化疗的时间就是2021年9月22日。大多数联合化疗方案根据细胞毒药物损伤骨髓造血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设计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的低谷通常出现在第7-14日,后逐渐恢复,绝大部分患者在21日可以完全恢复。
很多患者在确诊癌症后,可通过正规的手术,切除肿块、周围少许正常组织、甚至区域引流的淋巴结。然而,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细胞往往善于侵袭到更远的地方,甚至转移到远处脏器例如肺脏、肝脏、骨骼、和脑。为了更彻底地杀灭这些到处跑的癌细胞,全身性的化疗就极为重要了。多项临床研究已经充分显示:合适的化疗可以减少复发率和肿瘤转移率、提高治愈率。
5、我怎么知道化疗是否有效?在化疗过程中,医生会给你做一些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查血、CT等),结合你的症状减轻程度,综合评估化疗效果。不能根据化疗副反应的程度来判断化疗效果。并不是化疗反应越大效果越好、无化疗副反应就没有效果。针对不同的癌种,所需要的化疗方案、化疗的周期数目都不尽相同。医生往往会在2-3个周期之后进行各种评估,例如使用CT或MRI去分析肿瘤的大小、部位、正常组织的情况。有时候也会抽血检查各种生物学指标。化疗疗效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评估:
完全缓解: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并且持续4周以上。
部分缓解:肿块大小缩小50%以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
病情好转:肿块可缩小达25%以上,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减少。
病情稳定:肿块缩小或增大都不超过25%,而且没有新的肿物出现。
病情进展:肿块增生超过25%,或出现了新的肿块。
6、化疗中我能自行停药或者服用其他药物吗?化疗期间一些患者因难以耐受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自觉身体状况好转,便擅自将药物减量,甚至停用,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主诊医生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制定用药方案。患者擅自减量会破坏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的峰值,肿瘤可能会伺机“卷土重来”,让之前的治疗功亏一篑。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医生在评估之后会调整用药剂量甚至更换药物,但不宜由患者自行减量或停药。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中的一大主要手段。有的化疗方案是每周一次,有的化疗方案有每2周一次,但更多的化疗方案是每3周一次。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化疗方案会是21天一个疗程,提前或者延后有何影响呢?化疗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细胞分裂期(M期)),每种化疗药物作用的细胞周期不一样,尽量不选择作用于同一周期的化疗药物合用。化疗中服用其他药物要征得医生的意见,因为不同的药物间会相互作用,在化疗前、中、后,你所用过的所有药物都要如实告诉医生。如果记不准确,最好把所有药物包装盒或药瓶带给医生看。间隔一次不化疗是不好的,最好完成全周期化疗。但有时由于副作用等情况医生要修改你的化疗计划,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你下次化疗的时间。
7、是否有不适合化疗的情况?ECOG体力状态评分≥3分的患者原则上不推荐化疗,可考虑最佳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经其他不良反应较轻的抗肿瘤治疗(如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或支持治疗有效后,体力状态评分恢复至≤2分,可考虑化疗。
患者化疗期间可以多吃优质蛋白,比如瘦肉,鸡蛋,鱼肉,蔬菜,水果等等。化疗期间主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富有营养的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不可暴饮暴食,不要抽烟喝酒,适当锻炼身体。如有不适,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下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