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征召后,普京政府终于宣布,其已完成部分动员,成功征召30万预备役部队。但这并不代表着困扰俄军的前线兵力不足问题已彻底解决。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就在近日表示,车臣将继续进行动员和扩军。
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
据乌克兰TSN电视台报道,近日,小卡德罗夫表示,车臣当局正在“招兵买马”,车臣的适龄人员很快也将开始接到入役通知。但他没有说明此次要征召多少人参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普京宣布进行部分动员的第二天,小卡德罗夫就明确表示,这次动员不包括车臣地区,并指出已有超过2万名车臣士兵在乌克兰战场作战,是车臣应出兵人数的254%。
俄乌开战次日,车臣部队就誓师出征
也就是说,按照车臣当局和克宫方面原本达成的协议,新征召的30万预备役中,应该没有一人来自车臣地区。小卡德罗夫这次所说的继续动员,大概率是要组建新的志愿者部队投入战场,是俄方在征召30万预备役之外的新动作。这从侧面说明,虽说有了30万后备力量,但俄军在前线的兵力不足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普京政府依旧希望拥有更多可用部队。
而从俄国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上看,车臣此番征兵,除了普京政府确实需要部队投入乌克兰战场,恐怕还有别的原因。首先,从俄方内部的派系划分来说,小卡德罗夫属于地方实力派,虽说也被普京授予了上将军衔,但他更多地是作为地方领导人出现,并且与俄罗斯军方的关系不是非常融洽。
我们都知道,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时,卡德罗夫父子曾率军与俄军交战,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在不久前乌军发起反击,俄方在顿巴斯方向失利后,小卡德罗夫也出面批判过负责指挥的俄中央军区司令拉平,间接导致拉平被迫“休假”,离开指挥岗位。
甚至有消息称,拉平其实已经被解除了中央军区司令的职务。因此,车臣当局在部分动员结束后征兵,极有可能是要重新平衡与军方的关系。
俄军中央军区司令拉平上将,有消息称其已被解职
其次,小卡德罗夫在车臣继续征兵,一定程度上也有向克宫方向表忠心的意思。卡德罗夫家族属于车臣地方实力派,是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时才投靠莫斯科的,俄中央政府需要依靠卡德罗夫家族的势力来掌控车臣,卡德罗夫家族也需要俄中央政府的支持,来确保自己在车臣地位稳固,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这也就能解释,普京为何会一直给小卡德罗夫优待,小卡德罗夫又为何会以“普京的步兵”自居。
站在小卡德罗夫的角度上说,在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潭的情况下,除了为中央政府稳住车臣,最能证明自身价值的,无疑是为前线输送大量部队。
而对于普京政府来说,大量动用车臣部队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俄罗斯民众对这场战争看法不一,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以俄罗斯族裔为主的核心地带,反对战争的声音时有出现。因此,如何在此战中尽量减少伤亡,以免引起民众反弹,是普京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受这一因素影响,普京近日特意表示,新征召的30万预备役部队中只有4.1万被派往了前线,剩下25.9万只是接受了军事训练。
在此情况下,车臣部队的重要性就再度显现了出来。这是因为,除了第141特种机动团等少数隶属俄国家近卫军的部队,小卡德罗夫派出的车臣部队,大部分都可以归入志愿者行列,死伤不会引起俄主体民族的太大的反应。
但无论是普京还是小卡德罗夫都未重视的一点是,车臣共和国一共只有约140万人口,其中能够投入作战的适龄男子,应该不超过80万,而在9月时,就已有2万多人在前线作战,如果继续征召车臣男性投入作战,极易引起车臣民众的不满。在普京刚发布部分动员令,小卡德罗夫还没明确表示,车臣不在部分动员之列时,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就爆发过一次反对继续在车臣征兵的游行示威活动。
综合来看,作为一个疆域内生活着超过180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国内的民族问题其实极为复杂,如何平衡主体的俄罗斯族和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已然成为了事关俄国内稳定的重要问题,两次车臣战争乃至当年苏联解体,背后都有民族问题的身影。
因此,在前线激战正酣的情况下,如何在减少伤亡与平衡各民族矛盾之间找到平衡点,无疑也将成为普京政府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消耗车臣等少数民族的民力,俄国内的一些地区,极有可能再次出现不稳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