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前广州展专访上,AGD创始人Michael Børresen曾表示,如果将旗下3个品牌——Børresen音箱、Aavik放大器/讯源和Ansuz线材/音响附件(俗称“丹麦三杰”)组合搭配,将有利于“构建更好的系统方案”。话音刚落,AGD中国总代理影音大师已将其位于上海总部地下室的Hi-Fi展厅翻新完毕,组建了一套总价达500万元,包含3大品牌旗舰系列产品以及Pro-Ject Xtension 10黑胶的超级Hi-Fi系统。
器材清单
流媒体播放机:Aavik S-580
DAC解码器:Aavik D-580
黑胶唱盘:Pro-Ject Xtension 10
唱头:Ortofon MC Windfeld Ti
唱放:Aavik RIAA R-580
前级:Aavik C-880
后级:Aavik P-880
电源排插、网络交换器、电源降噪盒:Ansuz D3系列
插座降噪器:Ansuz Sparkz TC3
喇叭线:Ansuz Speakz D2 4m
网线、RCA信号线:Ansuz Digital D2系列
避震脚钉和钛合金钢珠:Ansuz Darkz T2 Supreme
RCA、BNC、LAN接口“闷头”:Ansuz Sortz
换个角度观察这间Hi-Fi展厅
Børresen TS2 05“至尊银版”落地音箱:感受旗舰的魅力
Børresen TS2 05“至尊银版”旗舰落地音箱
一套Hi-Fi系统,谁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众说纷纭。但习惯上,人们会将注意力聚焦到“末端”,即音箱身上。
TS2 05音箱所处的0系列,是Børresen 的旗舰系列。3路7单元的它,拥有高度差不多与人耳齐平的特制铝带高音、2个4.5英寸中低音和4个8英寸低音。其中的铝带高音,振膜量仅1/100g,远超同类制品,也令高频可以轻松达到50kHz。
质量仅为1/100g的铝带高音
三明治结构的碳纤维材料中低音单元,以两层碳纤维夹住蜂窝状、4mm厚度的Nomex材料,从而兼顾高刚性和轻质量的特征,振膜重仅5.5g,自然有助单元获得更好的加速系数,分辨率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提升。
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的中低音
至于说“至尊银版”的称谓,则另有故事。创始人兼设计师Michael Børresen早年操刀Raidho Acoustics,他发现单元中含铁材料越少,音质表现越好。因此Børresen音箱中普遍选用了无铁单元。不过他认为这样还不够,于是在“至尊银版”系列中,将动圈单元的转接环,换成纯银材质,每个重约1磅(约合454g)。贵金属的加入,不单令音箱更为“尊贵”,增加了传导性,声音效果也得到了改善,自然需要特别注明。
TS2 05“至尊银版”接线柱特写
前宽后窄的箱体结构
TS2 05的箱体,邀请丹麦当地知名家具厂共同打造。习惯上我们会说,采用了“XXmm厚的XX板材”,实则却非如此。因为其箱体材料非常多元化,包括中密度板、高密度板,中间部位更是用到了实心胡桃木嵌件。这样做,势必增加工艺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但对于Børresen这样专注Hi-Fi音效的品牌来说,当然愿意为此付出。
箱体结构图(源自官网)
有助抑制共振的Ansuz Darkz T2 Supreme脚座, 内嵌钛合金钢珠
Aavik C-880前级/P-880后级:旗舰880前后级,真正意义上的No.1
驱动Børresen TS2 05“至尊银版”落地音箱的,是Aavik C-880前级和P-880后级。
Aavik的产品,后缀以3位数字示人,代表不同等级/系列,从180、280、580到880。毫无疑问,880是目前最高端的型号,而眼前这套880组合更有其纪念意义——这是Aavik量产的第一套(编号No.001)分体式前后级。
Aavik C-880前级、P-880后级(前排)
明眼人看到这套880前后级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是散热片)。的确,它的外观设计出自Flemming Eirk.Rasmussen(Gryphon前老板兼设计师)之手。在机箱顶部居中靠后的位置,还能看到Rasmussen签名的铭牌。
散热片尽头,是Rasmussen签名的铭牌
型号的标注,位于机身居中靠前位置
880前后级用到了实心铜机身,这既缘于Rasmussen对铜材的痴迷,也和Michael Børresen专注声音表现密不可分。此举降低了内阻、电感、提升了阻尼系数并且保证放大器有更低的运行温度(高效散热)。至于说铜板、层压板和底部钛金属构成的复合式设计,还可以起到降低共振的作用。
C-880的液晶屏和包覆橡胶材料的音量旋钮
880前后级均为A类放大,Michael Børresen对电源和降噪还做出了许多独到的处理,源于Ansuz线材品牌的降噪理念也被充分应用,这似乎也印证了他所强调的——将开发不同产品时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运用到其他产品中,获得细微的提升。“我希望把所有能够带来正向效果的技术,应用到所有产品中。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来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才是最好的,”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这么说过。
机身侧面散热板特写
P-880后级拥有A类200W的输出。我一直认为,这必须是“庞然大物”才能胜任的,可Aavik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在强调电路设计可以确保无论需要多大输出电流,都能维持在A类状态的同时,又表示不会消耗无用功(传统A类电路效率极低,因此需要巨型散热片将电能白白消耗掉)。此外,他们还选择将电容安装在每一对输出晶体管旁边(一共有8对),缩短电流路径,不仅噪音更小,也降低了发热。
P-880后级,200W A类输出(8Ω负载下)
Aavik 580系列数播、DAC和唱放:每一款都是技术独到的精品
再往前追溯,便是讯源器材,它们集中于后方器材架上,分别是Pro-Ject Xtension 10黑胶唱盘(搭配Ortofon MC Windfeld Ti唱头)、Aavik RIAA R-580唱放、Streamer S-580流媒体播放机和DAC D-580解码器。由于880只更新了前/后级和合并机(I-880),因此讯源、解码和唱放还只用到了580系列。
Streamer S-580配有Aavik专属App,支持Tidal、MQA、vTuner和Qobuz等流媒体应用,获得Roon Ready认证。音频解码使用两组独立高精度、低抖动时钟,分别处理44.1kHz和48kHz信号,并有独立供电。
Aavik Streamer S-580流媒体播放机
DAC D-580配有5组输入,包括USB、光纤和同轴。DAC部分选用4层PCB电路板,希望在广泛且复杂、来源不同的信号中保持原始和自然的音质。同时又提供了4组上取样和滤波输出,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
Aavik DAC D-580 D/A解码器
Pro-Ject Xtension 10黑胶唱盘
Ortofon MC Windfeld Ti唱头
RIAA R-580具有62dB增益,唱头负载于5~50Ω之间可调,1000Hz时的信噪比达到了94dB,强调在低噪前提下可提供丰富的声音细节。
Aavik RIAA R-580唱放
Ansuz线材/音响附件:小配件里的大角色
对Børresen、Aavik和Ansuz这3个品牌有了初步认知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在降噪和共振抑制处理上,Ansuz的技术既能独立应用,催生出各种附件产品,又能融入前两者的器材中,这似乎也验证了Michael Børresen所谓将三者集成在一起后,将有利于“构建更好的系统方案”。
Ansuz Mainz8 D3电源分配器
背后一览,同样添加了Sparkz TC3
受数播玩家追捧的Ansuz网络交换机
Ansuz的线材/音响附件,除了利用物理特性、编织方式和长度变化,来减少噪音,还会通过被动或主动方式加以“干预”。比如应用了Ansuz模拟抖动技术的Sparkz TC3,通过连入市电网络来消除电路中的噪声。再如Ansuz Mainz8 D3电源分配器(排插),也能通过有源方式为其他Hi-Fi组件提供纯净电源。某些线材自带直流电路,更是为了达成噪声抑制的目的。
应用模拟抖动技术的Sparkz TC3
由此,系统本底噪声会变得非常低,开机后加大音量,在没有馈入音频信号的同时,贴近音箱单元去倾听,会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噪声产生。
具备降噪和共振抑制的喇叭线
抑振、可降低共振的Ansuz Darkz T2 Supreme脚钉
结语
这是个充满挑战的采访,当我试图剖析“丹麦三杰”各款产品时,会发现有太多的知识点需要去补足。若是要就此一一验证,更得假以时日。因此,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和认识它们。
视听室器材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