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WOTer大家好!
本周,超测服中又出现了一台全新坦克——J系III级轻坦Pzw.39。一般来说,相比起高等级坦克浓厚的再创作色彩,新加入的低级坦克一般都有着明确的历史原型,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那么,这台轻坦的历史原型究竟有什么故事,在游戏中的表现又将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历史考证
所谓Pzw,即德语\"坦克(Panzerwagen)\"的缩写,它其实是捷克ČKD公司外贸型坦克LTL-H(亦称作LTH)的“瑞士版”,外形与各位熟知的LT Vz.38非常相似,采用4对负重轮,两两一组与板簧悬挂相连。前部铆接装甲板厚32毫米,侧后则分别为15/8毫米。Pzw.39一共生产了24台,其中前12台由ČKD生产,后12台则在瑞士境内组装,因此也出现了安装绍勒CT1D柴油机的早期型和斯堪尼亚-瓦比斯1664汽油机的后期型,但两者输出功率均为120马力,能够驱动7.7吨的小身板跑出45千米/时的极速,吨功率达到15.54马力。
主炮为伯尔尼W+F公司生产的24毫米Tb 41(坦克型为Pzw.K 38),它是一种半自动击发,采用短后坐行程自动原理和铰链式闭锁结构的重型反坦克枪,由6发弹夹供弹(共携带19个弹夹)。其穿甲弹出膛速度每秒900米,最大射程2000米,可在150米距离上击穿43毫米均质钢装甲。不过其穿甲性能在服役时就已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瑞士工程师为Pzw.39开发了大型炮塔,使其能够搭载35/47毫米PaK 41锥膛炮,但由于研发进度的延后及战争的结束,最终未能实现。
▲ 24毫米Pzw.K反坦克枪
▲ 安装大型炮塔及47毫米假炮的PZW.39
除开主炮外,该坦克的武器还包括3挺机枪:2挺7.5毫米Pzw. Mg 38分别作为航向机枪和同轴机枪;炮塔顶的1挺可拆卸式7.5毫米LMG 25则作为高射机枪。有趣的是,由于Pzw.39仅配备3名乘员,整个车组显得相当忙碌——车长在指挥作战的同时,还要负责操纵电台和高射机枪;炮手则更为忙碌,不仅一人承担了主炮的装填与射击,同轴机枪,甚至航向机枪也都需要他来操作!
▲ 安装75毫米FK 38炮的NK 1
为了解决Pzw.39反坦克能力不足的问题,贝尔纳汽车厂(Berna)以它为基础,在1943年设计出了瑞士版的“黄鼠狼”——NK 1,即主要用于直瞄射击的“近战自行火炮1型”。为此,Pzw.39车体被拉长,并增设一对负重轮;拆除炮塔并在车体中部靠前位置加装一个固定式战斗室,装甲预计为25-50毫米。主武器为一门75毫米FK 38高炮,并有计划换装105毫米HB 42榴弹炮。该车只生产了一辆原型车,1947年退役。
02
数据汇总
根据2023年9月7日超测服中的初版数据,PZW.39的基础参数(无乘员、未安装配件及战地升级)如下:
类型:J系III级中型坦克
生命值:445点
重量:7.69吨
发动机功率:110马力
单位功率:14.3马力/吨
最大前进/倒车速度:45/-20千米/时
车体转速:40度/秒
炮塔转速:40度/秒
观察范围:330米
通讯距离:415米
车体装甲:32/15/8毫米
炮塔装甲:32/15/8毫米
主炮:24mm Vz.38炮
炮弹类型:AP/APCR/HE
单发损伤:25/25/40点
穿透力:45/60/30毫米
飞行速度:700/900/600米/秒
装填时间:1.6秒
DPM:937.5点
百米精度:0.4米
瞄准时间:1.2秒
载弹量:360发
火炮俯仰角:-10/+25度
静止隐蔽系数(开炮前/后):暂未公布
移动隐蔽系数(开炮前/后):暂未公布
乘员人数:3(车长、驾驶员、通讯兵)
02
游戏性能
与游戏中另外两台相同血统的III级可研发轻坦,J系的LT 38和D系的38(t)型相比,这台金币坦克的强度稍显弱势。从火力上看,Pzw.39的这门24毫米炮的亮点就是极高的射速与缩圈时间,仅需1.6秒的装填可谓新一代“暴雨梨花针”。然而,在其“同行”的47毫米炮或是37毫米弹夹炮面前,它无论是穿透力、单发损伤还是爆发输出能力都较为欠缺,仅有0.4米的精度也不足以支持其进行远距离精确射击,实战中恐怕只能用较大的投射量来弥补这一缺憾。
机动性方面,Pzw.39拥有相对优势的45千米时速,与每秒40度的车体和炮塔转速,跑起来还是相当灵活的。不过,其单位功率仅有14.8马力/吨,相比同级其它轻坦显得相对迟钝,需要更长时间的加速。防护方面,Pzw.39仅有7吨出头的自重自然无法提供什么出色的装甲,倒是其445点的充沛血量倒是能在III级房常见的换血对射中获取一定优势。
04
写在最后
作为38(t)家族最新乘员,Pzw.39的性能显得中规中矩——全新的24毫米炮虽然很有特色,但并未带来强大的输出能力。请注意,本文中的数据仅为超测中的初版,后续有可能进行进一步调整,小编也将持续为大家播报它的调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