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LOL全球总决赛(S赛)自2011年举办至今,共产生了11届冠军。冠军归属呈现LCK和LPL赛区交替崛起的趋势,其中LCK赛区以4次夺冠占据优势,LPL赛区则以3次夺冠紧随其后,LJL和LCS各1次。S3、S7、S8、S9、S10和S11的冠军队伍均来自韩国和中国的顶级战队,展现了版本适应能力与团队协作的巅峰水平。以下从赛季划分、战术特点、选手表现及赛事影响等方面解析冠军归属。
S1-S3:LCK的统治时期
S1(2011年):韩国SK Telecom T1(SKT T1前身)以3-0横扫FNC夺冠,成为首支登顶的战队。核心选手Bengi的盲僧和Faker的辛德拉成为经典操作模板。
S2(2012年):FNC以3-2击败SKT,成为首个击败LCK战队的欧洲战队。中单Raze的盲僧和下路组合Canyon的ADC成为战术核心。
S3(2013年):中国RNG以3-2逆转SKT夺冠,成为首支夺冠的LPL战队。Uzi的ADC与Xiaohu的中单联动成为经典,运营策略以“稳中求进”著称。
玩法攻略:S1-S3版本注重中野对抗与团战,AD carry(ADC)为团队核心,推荐选择卡莎、艾希等高爆发英雄;S3引入“分带战术”,需加强地图资源控制。
S4-S6:SKT T1的王朝延续
S4(2014年):SKT T1以3-0横扫EDG夺冠,Faker的“四保一”战术(保下路、打野、中单、AD)成为主流。
S5(2015年):韩国SSW以3-2击败SKT,中单ShowMaker的“双C体系”(AD+AP)颠覆传统,下路组合Ambition的ADC操作被奉为教科书。
S6(2016年):SKT T1以3-1夺冠,Faker的“三幻神”组合(辛德拉、瑞兹、劫)统治赛场,团队沟通效率极高。
玩法攻略:S4-S6版本强调“运营节奏”,需优先争夺小龙与峡谷先锋;推荐选择辛德拉、瑞兹等法师英雄,配合团队控制链。
S7-S11:LPL崛起与LCK交替
S7(2017年):EDG以3-0击败LCK战队,成为首支在LCK主场夺冠的LPL队伍。中单Scout的“双发条体系”(发条魔灵+辛德拉)与下路Meiko的指挥能力是关键。
S8(2018年):IG以3-0横扫LPL老牌战队,Rookie的“双C体系”(ADC+中单)与宁王的野区压制力成为战术核心。
S9(2019年):DWG KIA以3-0夺冠,Kanavi的盲僧与BeryL的ADC形成“双核驱动”,版本强势英雄如亚索、凯南被大量使用。
S10(2020年):DWG KIA卫冕成功,团队配合与版本适应能力极强,KDA(伤害转化率)与经济差成为胜负关键。
S11(2021年):EDG以3-1击败DK,中单Fisher的“双射手体系”(厄斐琉斯+卡莎)与下路Leave的ADC操作成为亮点。
玩法攻略:S7-S11版本偏向“快节奏”,需快速推进野区与小龙资源;推荐选择亚索、凯南等高机动性英雄,强化前期对抗。
冠军归属的核心影响因素
版本适应能力:如S7 EDG通过调整版本弱势英雄(如凯南)实现逆袭。
选手个人能力:Faker、Uzi、Rookie等选手的“大心脏”操作是夺冠基础。
团队协作与沟通:DWG KIA的“五核驱动”模式证明团队配合决定上限。
经济差与资源控制:S11 EDG通过经济差碾压DK,证明运营策略的重要性。
观点汇总
历届LOL全球总决赛冠军归属呈现明显的地域与版本周期特征:LCK赛区凭借成熟的战术体系与版本适应能力,在S4-S6、S9-S10期间占据统治地位;LPL赛区通过引入韩援与优化运营策略,在S3、S7、S11实现突破。选手个人能力(如Faker、Uzi)与团队协作是夺冠核心,而版本强势英雄的选择直接影响胜负走向。未来,随着游戏机制更新,LPL与LCK的对抗或将更趋激烈。
相关问答
哪支战队夺冠次数最多?
SKT T1(4次)、DWG KIA(2次)、EDG(2次)。
LPL赛区首次夺冠是哪一年?
S3(2013年,RNG战队)。
LCK与LPL的决赛对决记录如何?
LCK 4次(S4、S5、S6、S10),LPL 3次(S7、S8、S11)。
版本强势英雄对夺冠的影响有多大?
直接决定战术核心,如S7的“双发条体系”、S11的“双射手体系”。
选手个人能力如何影响团队表现?
核心选手需承担关键操作(如Faker的辛德拉、Uzi的ADC)。
未来LPL能否持续崛起?
依赖版本适应能力与新人培养,目前LPL已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