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部前身为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第4师第12团侦察排,是著名的“模范红12团”(详见前文百面荣誉战旗解读(62)模范红十二团)直属侦察排。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红3军团第4师第12团侦察排作为侦察部队,参加了洵口战役、大洋嶂阻击战、广昌战役等战役战斗,为上级正确定下战斗决心提供了有力帮助;1934年8月1日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第4师第12团侦察排被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神鹰侦察排】荣誉称号。
1937年8月,编入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3营为第9连,随后参加平型关战役。
在平型关战役乔沟伏击战中,被围困的日军抢先占领老爷庙高地,居高临下,对我军造成巨大威胁。第3营为夺回高地,与日军展开残酷的白刃战,战斗中3营营长邓克明(后为开国少将)身负重伤,带头冲锋的686团副团长杨勇(后为开国上将,我军著名的“三杨”之一)左臂也被炮弹炸伤,两人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部队作战。3营9连的战士们从10多米高的悬崖上纵身而跃,猛虎般扑向敌人。在兄弟部队火力掩护下,连长刘炳才指挥9连官兵冲上公路,靠刺刀和手榴弹与日军殊死搏斗。
九连当面之敌,是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尉官队,战斗意志强,拼刺技术好。面对强大的对手,战士们毫不畏惧、奋勇拼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砸,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9连3排赵排长身上多处负伤,当他用刺刀连续刺死两名日寇后,一个敌军官突然把指挥刀刺进了他的腹部,他咬紧牙关也迅速将刺刀捅入敌人的前胸,最后咬住敌人的耳朵与敌同归于尽……战至最后,日军尉官队被全部歼灭,20余辆汽车起火燃烧,9连干部也全部牺牲,全连只剩下十几名战士仍在坚持战斗。在第685团、第687团的配合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血战,老爷庙地区的400多名日军最终被全部歼灭。
平型关战役争夺焦点“老爷庙梁”遗址
1938年12月,该连为随第115师343旅686团东进山东。
1940年3月,编入八路军第115师343旅黄河支队1团。
1940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10团7连,后改编为教导4旅10团4连。
1942年8月1日,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午城、樊坝、春秋阁等战斗中战功显赫,以擅长夜战、近战著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10团7连被八路军湖西军分区授予“夜老虎连”荣誉称号。
“夜老虎连”荣誉战旗
1945年9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第2旅10团4连。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2旅4团4连。
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第47师139团(模范红12团)2营4连。
1985年9月,整编为第16集团军第47师第139团2营4连。
1998年9月,第47师改编为吉林省军区陆军预备役第47师,该连随第139团(模范红12团)调归第16集团军第46师建制。
进入新时期,“神鹰侦察排”改编为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4连。作为一支诞生于1928年平江起义、至今有着92年光荣历史的老红军连队,“神鹰侦察排”始终发扬“听指挥、能吃苦、敢碰硬、勇当先”的夜老虎精神,向着新征程路上的强军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