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起俄罗斯,人们自然会想到“战斗民族”这个词。尤其是在近期不断交火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中,“高加索强人”卡德罗夫领导的车臣武装的强势表现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车臣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勇敢、强健。这个特殊的民族自17世纪以来就一直生活在战争中。以其强大的战斗力,打败过波斯帝国,对抗过奥斯曼,苦战过沙俄。
尽管在统治与反统治、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反压迫中屡屡失败,但数百年来车臣人民的叛逆基因从未被驯服。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车臣人凭借英勇奋战,歼灭了俄军的一个装甲旅。俄军虽然占领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超过4000人。
在车臣人的猛烈进攻中,俄军不得不绝望地撤出车臣。此后,车臣分裂倾向愈演愈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威信一落千丈,颜面尽失。
车臣人的不屈不挠的凶残让俄罗斯很头疼。直到政治领袖普京崛起,俄军的铁拳重创格罗兹尼,车臣才也成为了俄罗斯忠实的“小兄弟”。
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在的角度来看,在很多人眼中,车臣无疑是俄罗斯最具战斗力的“战斗民族”。
事实上,俄罗斯的“战斗民族”不仅仅是车臣人,哥萨克也是世界公认的狠角色。
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他们是13世纪一群为自由而奋斗、不愿屈服于金帐汗国统治的奴隶。
这些奴隶要么不满蒙古统治,寻求自由,要么受到蒙古人的迫害。他们逐渐迁徙到顿河和第聂伯河流域。
由于迁徙到这些地方时经常受到其他部落的骚扰,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这些人凭借令人惊叹的骑马技术自发地组成了哥萨克军事团体。
这些奴隶勇敢善战,他们为自由而奋斗。因此,土耳其语中的“哥萨克”就成了他们的统一名称。
作为一个准文化的军事组织,哥萨克不仅不是一个民族,而且由于分布在整个东欧平原,哥萨克包括“顿河哥萨克”、“第聂伯河哥萨克”、“乌拉尔河哥萨克”等。
但归根结底,无论他们如何划分,外界都会统一称他们为“哥萨克”。遗憾的是,这些追求所谓自由的哥萨克人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沙皇俄国的爪牙和秃鹫。17世纪,热爱土地的沙皇俄国大举向周边扩张,近在咫尺的东欧平原哥萨克自然也逃不出他们的魔掌。
为了征服哥萨克,一方面,沙皇俄国用血腥的手段,用铁拳镇压他们。另一方面,它又极力从内部分裂、解散哥萨克。它许诺丰厚的报酬,并竭尽全力拉拢哥萨克上层阶级。
在沙俄软硬兼施的战术下,勇敢残暴的哥萨克从此成为沙俄最强大的暴徒。
在向外扩张方面,哥萨克人成为了他们手中的利剑,利剑所指,毁灭了一切;在内部镇压起义的浪潮中,哥萨克骑兵横扫而过,寸草不生;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哥萨克表现更为突出。
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动员超过60万军队征服沙皇俄国。哥萨克骑兵凭借高度的灵活性和远程作战优势,在拿破仑进攻时对其进行骚扰;露营时偷袭;并边退边追。哥萨克骑兵的马刀经过后,法国士兵的头滚到了地上。
以至于拿破仑痛苦地感叹:“如果我的军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来横扫全世界。”由此可见哥萨克人的强悍。因此,说他们是俄罗斯著名的战斗团体是不公平的。经过。
因此,从战绩和韧性来看,哥萨克人略胜于车臣人。
说远的事,就说近的事。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役中,90名哥萨克因信息错误跳伞进入776高地。
这个高地对于俄军后续部队能否顺利推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哥萨克率先占领776高地后,根据最初的情报,他们遇到的车臣叛军不会超过一百人。军队。
没想到,占领776高地后不久,他们就遇到了2500名车臣人!这是什么概念?从单兵作战的角度来说,也就是每个哥萨克一个人就要杀死差不多28个车臣人!
光看这个人实力的差距就已经足够可怕了。如果考虑到车臣人凶猛的战斗力,再加上车臣人拥有的火炮等先进武器,可想而知,哥萨克人几乎处于虎视眈眈的境地。遇到了一群狼。
老虎再强大,也抵挡不住狼的攻击。看表格上的数据,估计这场战斗,哥萨克将被彻底歼灭。
没想到最后一批哥萨克与车臣人激战了三天三夜,车臣叛军依然无法攻下776高地。战斗最后一刻,山上只剩下23名哥萨克,而车臣叛军则伤亡近千人。
山脚下,一片血海和尸海,山上烧焦的大地冒出白烟。战争双方都红了眼眶。
最终,由于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支援,哥萨克全部战死,车臣叛军勉强拿下高地,留下700多具尸体。因此,就哥萨克与车臣人的直接“硬对抗”而言,毫不夸张地说,哥萨克人比车臣人稍微强大一些。
但如果我们要把车臣人和哥萨克人进行比较,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无论是车臣人还是哥萨克人,这两个族群(族群)的共同点就是都在被俄罗斯人按倒在地。直到后来他才投降。
当然,从历史成就和实际行动来看,他们都属于正宗的尚武民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严格来说,他们并不算俄罗斯顶级的“战斗民族”。
谁是至高无上的“战斗民族”?或许很多人想不到,但如果你看看沙皇俄罗斯的过往历史,你就会知道,楚科奇人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残暴的“战斗民族”。
对中国古代楚科奇族有详细的介绍。《唐书《通典》中记载:
参考书目比较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体思路是,堪察加半岛北部有一个国家,名叫夜叉国。这个国家的居民穿着海豹皮和狗皮制成的衣服,用石头和骨头制成箭头。他面色青青,獠牙獠牙,勇猛善战。
从这份唐代历史文献记载的情况来看,楚克吉人居住的土地之所以被称为“夜叉国”,可能与传闻中的他们狰狞的形象有很大关系。
这些关于楚科奇人的轶事和传闻,都是从堪察加六桂国的使者那里得知的。楚科奇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唐代的中国人并不太清楚,大多只停留在邻国的口头传闻之中。
随着沙俄东扩,楚科奇人真正进入了现代文明的视野。
17世纪初,沙皇俄国迅速向东扩张。哥萨克骑兵作为当时称霸世界的铁骑,利用秋风扫落叶,将侵略军驱散到整个远东地区,甚至一度深入堪察加半岛。
从当时沙俄东扩的步伐来看,虽然他们向西伯利亚的疯狂扩张也遇到了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但沙俄军队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先天优势,因为基本上也有理由击败这些落后的蛮族部落。形成降维攻击。
17世纪末,沙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太多阻力,横扫了整个东北亚。
但没想到,屡战屡胜的沙俄军队却不会想到,他们在堪察加半岛以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抵抗俄罗斯先锋队哥萨克骑兵的是楚科奇人。
有史料详细记载,1730年的柏林河战役中,哥萨克骑兵与楚科奇人正面交锋。在这场战役中,沙俄出动了150名哥萨克骑兵。这些哥萨克骑兵已经在战场上呆了很长时间了。他们生性凶猛、勇敢、残忍。在柏林河与楚科奇人的第一次战斗后不久,哥萨克就被击败并仓皇逃亡。勇敢的楚科奇人不仅击败了哥萨克骑兵,还丢掉了他们的头盔。抛弃了他们的盔甲并当场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谢斯塔科夫。
沙俄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第二年就派出215名哥萨克骑兵和200多名楚科奇本土仆人来实施血腥复仇。
仅哥萨克人就驾驶着700多辆驯鹿拉的雪橇。他们顺阿纳德尔河顺流而下,穿过别拉亚河和山谷苔原,来到了楚科奇海沿岸。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们沿途横扫了大大小小的楚科奇人营地。在随后的石钟山战役中,俄军取得了一些小胜,但此时并没有楚科奇人受到伤害。伟大的骨头。
正当俄国人为击败了楚科奇人而庆幸之时,楚科奇人却以灵活机动的小股作战方式,骚扰驻地的哥萨克人苦不堪言。
渐渐地,沙俄军队里越来越多的人突然消失了,很多人醒来后都成了楚科奇人的俘虏。
羞愧之下,沙皇勃然大怒,命令俄军继续加大围剿力度,企图驱逐楚科奇人民。然而,他没想到斗争持续了30多年。楚科奇人不仅没有被打败,反而在战斗中变得越来越强大。作为沙俄先锋队的哥萨克人,在楚科奇境内留下了无数的尸体。
在沙俄向外扩张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如此强烈地抵抗俄军这么长时间,给俄军造成如此沉重的打击。就连被称为天才之子的蒙古人后裔建立的几个汗国,也没能抵挡住俄罗斯大军这么久。它可能会阻碍沙俄对外扩张的步伐。
但楚科奇人却出人意料地这么做了,也让沙皇苦不堪言。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战争,沙俄始终未能征服这个生活在堪察加半岛北部的“尚武民族”。
最终,一向以残暴残暴着称的沙皇俄罗斯不得不用一条法律条款《异族人管理条例》正式承认楚科奇地区的独立,并宣称楚科奇人民享有免于劳作的特权。服务和纳税。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沙俄时代,劳役和税收是沙皇统治下所有臣民的重要职责之一,但楚科奇人民却免除了这些。可以说,沙俄公布这一法律规定,无异于公开宣示楚科奇人民不挑战。
所以,综合以上,车臣输给了哥萨克,哥萨克输给了楚科奇人。因此,在俄罗斯三大“战斗民族”中,楚科奇人排第一,哥萨克人第二,至于倒数第三,车臣人恐怕也不亚于车臣人。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